一个合格的科学家并不等同于一个合格的科普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应是“活的百科全书”,是在越来越宽的知识面上知道得慢慢的变多的人。而当那些满怀热情,又能触类旁通的专家出现时,无疑会带给大众惊喜。当专家邂逅科普,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敬请关注中国气象网“专家谈科普”系列文章,同时也欢迎各位相关领域的科普专家不吝赐稿。
张家诚,气象学家。湖南溆浦人(1927.7-)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气象系。1958年获苏联列宁各勒水文气象学院地理学副博士学位。历任中央气象台预报科副科长,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所长,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中国气象学会第十九至二十一届理事。主要是做长期天气预报和气候变迁的研究。主持完成的中国历史气候普迁规律的研究,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四等奖。
据统计,近百年全球温度持续增长,(1906-2005年)的全球平均温度上升0。74摄氏度,同期,二氧化碳的浓度也相应增加。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已经从工业革命前的万分之2。80升至2005年的万分之3。79,増量高达1/3,现每年平均增长后率高达含量的1。9%,增速不可谓不大。其它温室气体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例如,当前甲烷的浓度升高之大,已经打破65万年以来的自然变幅。
因此,人们把增温的原因归之于人类生活与工作的全面技术化,而任何技术无不消费化石能,大规模产生各种污染物,其中也包括温室气体。
温室气体具有同温室玻璃相似的保持温度的作用,是导致当前大气温度异常升高的根本原因,所以人们称之为温室效应。温室气体不吸收从太阳来的短波辐射,但却吸收地球放出的长波辐射,当代温室效应迅速增长,以致使地球的能量出现支出少于收入的异常趋势。也是全球增温的原因。
更由于,增温在全球并不均匀,例如,高纬度地区增温约长平均值的两倍,这就使全球增温影响到地球表层温度的重新布局,带动地球表层大气与海洋热机的热源,热汇与环流的地理布局发生明显的变化,其结果,不仅改变原有的海洋与大气环流系统,而且也影啱响到水分循环与气候分布的地理布局的全面变化。由于人口与经济活动已经适应原来的水分循环与气候布局,所以现在都面临重新适应的困局,更带动各圈层的灾害全面增加,演变成一场环境危机。
但是,如果人们对当前全球增温听之任之,不但温度继续上升,而且污染必然日趋严重,人们将处于重重环境危机的包围里,其后果,不但失去舒适,而且失去安全,事故慢慢的变多,发展也必然失去活力。因此,当前的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实是人类发展的又一次重要的契机。
因此,怎么样应对环境危机,就成为牵涉到发展的前景,对环境的认识以及改变人类发展观的重大问题。一场树立人类爱护环境与提高社会责任心的革命与产业大革新已经到来。
环境问题不是任何人的私事,而是关系人类前景的大事。首当其冲的环保也就成为当代的一项带头产业,在短短的半个世纪里已经取得重大的发展,已跃居当代的支柱产业,并已进入全球政治,法律,经济等一切领域,所取得的进展令人鼓舞。
在环境产业中,新能源的开发应用受到极大的重视。特别是,环境本身就有人们用之不尽的能源。仅就太阳能而论,人们已经通过农业,利用作物的光合作用生产粮食,到了现在,光合作用的太阳能的利用率不过1-2%。何况,在环境里还有大量的水能,风能,波动能,潮汐能与地热。真可谓,取之不尽与用之不竭。
这许多环境能都具有散布广泛,能够在生活用能上推广,但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低,难以适用于高强度的用能需要。所以难以全面取代化石能。但是,代替现有化石能的新能源也以人们很难来想象的速度纷纷问世。
近年来,人们发现地层里有大量页岩气的储藏。作为世界最大耗能国的美国,近年来已经从能源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主要是因为国内的页岩气得到开发利用。中国也有大量页岩气的储藏量,只是因为地质条件的复杂,一时尚难大量开发。
最近消息传来,由曱烷组成的可燃冰也有巨大的储量,是很有前景的新能源,正在提上开发的日程。
此外,核能更是巨大的能源。太阳能实质上就是太阳的核聚变能,而地球海洋里就有用之不竭的氘与氚,月球上的重氦也是取之不尽的。因此,只要人们认识环境的重大意义,有环保的决心,扭转当前全球增温的趋势,必将得到抑制。
习为烈士献花夫人带硕士乌克兰列宁像被拆iPhone 6进网许可张艺谋妻公开子女照中国首个烈士纪念日日本火山爆发中钢陷债务泥潭金正恩脚踝骨折书记员暴打信访老人山西官场震后重建香港暂缓政改咨询习谈治国理政赞上海自贸区梁振英发表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