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4日电 历时约半年的文昌街西段打通工程1日伴随着文昌桥的正式通车而宣布告捷。据介绍,文昌桥工程采用了多项新型技术,特别是桥面上采用了“地热”式融雪技术,但由于桥面上铺设“地热”的电缆尚未正式供电,目前“地热”还没办法发挥威力,十天后可正常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打通文昌街可连接内外环
今年4月,哈市实施了文昌街西段打通工程。这项城建重点工程东起文治二道街,西至学府四道街,全长2780米。工程最重要的包含跨和兴路和马家高架桥、下穿哈理工大学地道桥各1座,文昌桥便是其中的一项工程。整个工程新建高架桥1座、匝道桥两座、跨河桥两座、箱涵地道桥1座、混凝土钢架拱桥人行桥1座、钢结构人行天桥1座。
文昌街西段打通工程的实施,对加强完善城市路网,改善二环路交通状况,加强内环、二环、三环之间的连接,提高二环路行车速度和通行能力,缓解大直街、学府路的交通紧张状况,改善道路周边单位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方便哈理工大学和东北林业大学师生出行具备极其重大的意义。桥上铺“地热”国内首创
由于文昌高架桥受地形影响,设计坡度大,冬季雪后汽车爬坡困难。为此,工程建设人员从丹麦引进了电加热温控融雪技术,并投入200余万元,在高架桥上桥处的匝道上坡处的地面下铺设了总计32000延长米的电缆线,电缆铺设总面积达到了1760平方米。
据介绍,在遇到下雪天时,发热电缆控制装置能受到人工操作或自动感应而打开开关,使地下电缆升温,将桥面上的雪融化。据了解,目前该项技术国外应用较多,国内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这是首次应用。有关技术人员认为,用发热电缆进行桥梁引道融雪,为解决哈尔滨市大坡度道路桥梁冬季车辆爬坡难问题探索出一条新路。“地热”威力如何尚待验证
据了解,该项技术引进于丹麦,而在丹麦此技术也多是被用作飞机场上融雪,还没有广泛地应用到路面上。在我国,也从来就没应用过这种技术。哈市建委的技术人员称,此次采用的电加热温控融雪技术还处于试验阶段。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桥体质量,电缆线没有铺设在桥身上,而是在匝道的引桥处,在这里铺设的电缆与地面非间接接触,桥体不会因热胀冷缩而破裂;同时,在桥下安装了积水井,雪被融化后可以直接流淌到积水井里,而且桥下也铺设了一段电缆线,可以基本保证积水井周边及匝道不会结冰。不过,在下雪后,电缆线是否能迅速加热,并将雪融化,目前还不得而知。只有等十天后,电业部门供电后才可知晓。
专家指出,这项技术的优势远高于融雪剂。不过,其电容总量超过了500千瓦,只是每次使用电所消耗的费用会高过融雪剂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