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2日,金融界报道,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新能源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该公司成功获得了一项名为“风机基础地埋电缆的冷却系统”的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22508629U。该专利的申请日期为2024年2月,旨在解决风机基础中存在的空间不足问题,为风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风机基础中的低压电缆往往面临着散热问题,而这项新专利则通过创新设计有效优化了电缆的冷却系统。专利摘要中指出,该冷却系统采用多个并排布置的低压电缆管,每根电缆均在其内部,电缆的外径小于管道的内径,创造了一个冷却通道。通过这一个冷却通道的设计,设备与环境的热交换过程得以改善,在确保电缆安全、保护的同时,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更为巧妙的是,该冷却系统设置了进风口,连接有鼓风机,增加了空气的流动性,将电缆在工作负载下的发热大大降低。这样的设计不仅增加了风机基础的安全性,还能大大的提升整体风能转化效率,助力绿色能源的发展。
对于电力行业从业者来说,此次获得的专利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新能源工程的研发创新。至今,该公司已对外投资67家企业,参与了5000次项目招投标,并在知识产权方面注册了3765条专利,展现了其在该领域的深厚实力。
随着全球对绿色能源的关注慢慢地加强,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正受到慢慢的变多的重视。风力发电机的优化设计及其配套技术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到风能的有效利用。而该冷却系统专利的获得,不仅合乎行业趋势,更为未来自主创新的路途奠定了坚实基础。
尽管风能带来了巨大的环保效益,但风电设施在施工和维护过程中所面临的技术挑战也日益显著。该专利的落地,标志着中国电建在应对这一挑战上打开了新的思路,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技术难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逐步推动了风电技术的进步。
综合来看,这一新专利的获批不仅是对中国电建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验证,更是对国家在绿色转型政策全力支持的体现。随着风能行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相关企业在电缆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每一个创新都至关重要,将极大增强我国在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力,值得业内外广泛关注与期待。
解放周末!用AI写周报又被老板夸了!点击这里,一键生成周报总结,无脑直接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