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泡“温泉”、开地暖……成都动物园动物花式过冬
TIME: 2025.04.07

  12月24日,记者来到成都市动物园,发现白犀(又称方吻犀)已用上气暖、森林歌唱家长臂猿悠闲地坐在暖气房“哼着小曲”、缅甸蟒在“温泉池”里畅游,就连体型较大的胫刺陆龟(又称苏卡达陆龟),在太阳能灯的照射下都乐意起来活动一下筋骨。

  成都动物园动管部主管杨瑞麟介绍,为保证园内两只白犀温暖过冬,园方在馆内安装了气暖设备,“当气温低于10℃时,饲养员就会给白犀开气暖,让室内气温24小时都处在15℃左右。”

  在灵长类动物馆,绿猴、阿拉伯狒狒、松鼠猴等,围坐在圈舍内的“小太阳”取暖器周围,有的在彼此整理毛发,有的则在攀爬架上追逐嬉戏。近邻的黄颊长臂猿则用“歌声”彼此传递信息。要知道,长臂猿的歌声中包含了“歌手”的品种、性别和位置等信息,大声“歌唱”是为了彼此沟通。

  “冬季,灵长类动物的室内都装备了地暖,温度保持在20℃以上。”杨瑞麟表明,部分圈舍室外装备“小太阳”取暖设备,在动物丰容(提高动物福利的一种手法)方面,有吊桥、攀爬栖架、木屑制造而成的垫料等,“为避免动物们因温度低‘懒得动’,饲养员会将食物藏于垫料里,让它们寻觅食物以添加活动量。”

  不仅如此,针对不同的动物,动物园还有严厉的运动方案。比方阿拉伯狒狒,早晨9点出外场(在室外)活动,10点30分吃早饭并进行召回练习,16点30分“下班”回到室内进行晚餐和歇息。

  在两栖馆内,记者发现,缅甸蟒、网纹蟒等都已用上地温暖太阳能灯、UVA灯(仿太阳能灯),室内温度保持在23℃以上。“动物园的蛇不蛰伏,由于它们都来自热带地区,稳定的温度对它们来说很重要。”杨瑞麟解说,进入冬季,动物园内的蛇类活跃度下降,在饮食方面有的蟒蛇会自行削减食物摄入量,“饲养员会守时进行调查和记载,以保证它们能健康成长。”

  除了保暖办法外,猛兽类动物则需求更加多的肉类抵挡酷寒。这中心还包含山君、熊、狼等猛兽。杨瑞麟介绍,和人类相同,“它们的身体现已能习惯冰冷了,只需有满足的食物,使其毛发稠密、皮下脂肪增厚就没问题。”(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赵雨欣)

  人民日报社概略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协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维护联络咱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